◆ 相关新闻列表
  微信收费之争当回归市场   [3959]
  中国股市改革红利何在?   [6983]
  非典十年,救赎仍未完成   [5213]
  牺牲亲属移民将产生“负能...   [7165]
  让暴行曝光,欢迎为东京审...   [5737]
  一群死猪的“奇幻”漂流   [6207]
  中国楼市“亚健康”牵动世...   [7353]
  关注中国两会,期待更多“...   [7583]
  市长可以不跪留   [4792]
  扶贫特区须走出扶贫怪圈   [5109]
  奶粉限购该让谁脸红?   [7243]
  春节不要虚火要真火   [3629]
  拯救天空 中国不能再耗6...   [8075]
  油品致霾,是谁在“要钱不...   [6454]
  山口访华,中国应对展现“...   [7263]
  第二任开启 奥巴马站在历...   [5708]
  社会心态蓝皮书PK国家健...   [5719]
  开源节流是美国未来的主旋...   [6509]
  美国“对华陷阱”,无法掀...   [4618]
  突击花钱是否违规,解释权...   [7992]
  中华文化应有自己的“圣诞...   [5071]
  还有多少“官亲”在楼市吸...   [8463]
  韩国女总统“知华”未必“...   [5018]
  朝鲜放卫星 制裁有何用?   [7451]
  从两个词解读“习时代”内...   [6205]
  人民币升值难持续???   [4803]
  “房婶”生财“无间道”引...   [6059]
  华裔国会众议员的“阴盛阳...   [6423]
  怎样留住富人的消费   [6751]
  穿上“洋马甲”救不了乳品...   [4817]
唯冠咬苹果 两败俱伤
来源:来源:侨报 作者: 钟海之      编辑: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           点击次数:2812

近日,关于iPa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商标之争闹得沸沸扬扬,去年底,苹果在与握有大陆iPad商标权的深圳唯冠科技的诉讼中一审败诉,而本月7日,唯冠开始向法院申请iPad禁售令,目前大陆已有近20个地方工商部门对辖区内苹果销售门店进行查处,没收iPad,有些苹果门店更可能因销售“侵权产品”而面临亿元罚单!

iPad怎么会是大陆一家企业的商标呢?这还得从2000年前说起。当年,深圳唯冠和台北唯冠都是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,台北唯冠从2000年开始在全球各地注册“iPad”商标,而深圳唯冠在2001年取得了大陆地区的“iPad”商标权。苹果在王牌产品iPad问世前,特意在英国注册了一家名为“IP”的公司,“隐姓埋名”,仅仅用3.5万英镑就从台北唯冠买到了这个商标,但却疏忽了深圳唯冠。而今,深圳唯冠目前债台高筑,濒临倒闭,iPad却风行全球,深圳唯冠自然想借此大发一笔。


如果仅从商标权保护来看,法院判决对深圳唯冠的支持是正确的。但此事却激起业界反弹。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直言深圳唯冠不要太过分,并在微博中表示,“太过分了人家也可以不跟你玩”。大陆咨询公司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还指出,唯冠紧咬苹果不放,或许能得益,但代价将是全球商界对中国企业诚信的再一次质疑。国内外企业商标侵权纠纷时有发生,或许在不久之后,中兴华为将受到国外企业的围追堵截。


网民就没有这么冷静了,部分大陆死忠“果粉”措辞激烈:“打死也要买。我们愿意买,跟侵权有猫猫关系……唯冠科技,我们果粉鄙视你!”“客观来说,唯冠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”……


苹果之所以得到各界支持,根本还在于其产品品质的过硬和市场的认可。苹果是iPad商标美誉度的主要,甚至可以说唯一贡献者,苹果产品受欢迎的程度几乎到了令消费者“排除万难、势在必得”的境地。在中国国内买不到可以去国外买,自己去不了,可以托亲戚朋友买,另外还可以通过代购商买。如果iPad正规销售渠道被关闭,水货渠道的销售额势必大幅上升。


说到底,知识产权立法是为了保护好的产品,创新才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。唯冠抱着一个商标权而对产品没有任何贡献,这样纠缠下去,不管iPad是否会退出中国市场,这场官司都将是两败俱伤,而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消费者。


 
Copyright(C)2010-2050 ©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