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 相关新闻列表
  打黑,更要打掉刘汉们的“...   [4812]
  民间借贷,春天真的来了   [7528]
  “中国式扫黄” 背后的灵...   [7078]
  文物回归,哪种方式最好?   [6151]
  “中国制造”不怕苛责   [8447]
  习近平的威权为体与亲民为...   [7113]
  七成美国人分不清约会与消...   [6358]
  泛政治化也会“一无所有”   [5223]
  中国软实力:增强不难,贵...   [6074]
  读书的总统   [6395]
  中国房产泡沫不能全怪伯南...   [6903]
  美国也重理轻文?   [5796]
  2014年中国一二线城市...   [7094]
  遏制公款吃喝关键在约束权...   [6223]
  美购物季节 亚裔成为消费...   [4717]
  学生成绩差 教师加薪可否...   [6349]
  美国消费者恢复消费信心   [4256]
  美国男性是视觉动物?妻子...   [5852]
  奥巴马医改伤害奥巴马   [4698]
  恒大崛起能否拯救中国足球...   [8063]
  金融专家:人民币国际化尚...   [8221]
  李嘉诚走了,罗杰斯来了 ...   [9470]
  谈钱如何不伤感情?霍家应...   [7254]
  官员欠账吃猪蹄是哪种“风...   [4087]
  中国“绿卡”别中看不中用   [7013]
  中国客踏草坪——宾至如归...   [4582]
  危机现曙光?奥巴马与国会...   [6625]
  中国改革需要超越“区”观...   [4172]
  在天安门广场能看到什么   [6331]
  双汇收购案 能否为中国带...   [7282]
唯冠咬苹果 两败俱伤
来源:来源:侨报 作者: 钟海之      编辑: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           点击次数:2812

近日,关于iPad在中国大陆地区的商标之争闹得沸沸扬扬,去年底,苹果在与握有大陆iPad商标权的深圳唯冠科技的诉讼中一审败诉,而本月7日,唯冠开始向法院申请iPad禁售令,目前大陆已有近20个地方工商部门对辖区内苹果销售门店进行查处,没收iPad,有些苹果门店更可能因销售“侵权产品”而面临亿元罚单!

iPad怎么会是大陆一家企业的商标呢?这还得从2000年前说起。当年,深圳唯冠和台北唯冠都是唯冠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,台北唯冠从2000年开始在全球各地注册“iPad”商标,而深圳唯冠在2001年取得了大陆地区的“iPad”商标权。苹果在王牌产品iPad问世前,特意在英国注册了一家名为“IP”的公司,“隐姓埋名”,仅仅用3.5万英镑就从台北唯冠买到了这个商标,但却疏忽了深圳唯冠。而今,深圳唯冠目前债台高筑,濒临倒闭,iPad却风行全球,深圳唯冠自然想借此大发一笔。


如果仅从商标权保护来看,法院判决对深圳唯冠的支持是正确的。但此事却激起业界反弹。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直言深圳唯冠不要太过分,并在微博中表示,“太过分了人家也可以不跟你玩”。大陆咨询公司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还指出,唯冠紧咬苹果不放,或许能得益,但代价将是全球商界对中国企业诚信的再一次质疑。国内外企业商标侵权纠纷时有发生,或许在不久之后,中兴华为将受到国外企业的围追堵截。


网民就没有这么冷静了,部分大陆死忠“果粉”措辞激烈:“打死也要买。我们愿意买,跟侵权有猫猫关系……唯冠科技,我们果粉鄙视你!”“客观来说,唯冠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”……


苹果之所以得到各界支持,根本还在于其产品品质的过硬和市场的认可。苹果是iPad商标美誉度的主要,甚至可以说唯一贡献者,苹果产品受欢迎的程度几乎到了令消费者“排除万难、势在必得”的境地。在中国国内买不到可以去国外买,自己去不了,可以托亲戚朋友买,另外还可以通过代购商买。如果iPad正规销售渠道被关闭,水货渠道的销售额势必大幅上升。


说到底,知识产权立法是为了保护好的产品,创新才是企业立足于市场的根本。唯冠抱着一个商标权而对产品没有任何贡献,这样纠缠下去,不管iPad是否会退出中国市场,这场官司都将是两败俱伤,而最大的受害者还是消费者。


 
Copyright(C)2010-2050 ©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