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 相关新闻列表
  日本什么都不做的职业,实...   [7503]
  阿里华为竞速新基建:业内...   [7126]
  往中国飞机:买不到的10...   [8443]
  中国新冠患者每人医疗费要...   [9719]
  中国:疫情若恶化 全球或...   [8126]
  中国龙头开发商喊活不下去...   [7513]
  疫情,世界经济带来“百年...   [8404]
  美科学家:新冠病毒“较弱...   [7963]
  中国:代购出现“关店潮”...   [6321]
  “反向春运”:不一样的回...   [7512]
  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亟需“...   [6029]
  中国家长为何集体患有“教...   [8672]
  减税降费与货币政策需协调...   [7246]
  教育类APP应向有害信息...   [6915]
  中国“人口红利”会很快消...   [6023]
  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几个国...   [6872]
  嫦娥玉兔月背漫步 月球其...   [6709]
  房产公司雇裸模宣传,低俗...   [8421]
  中国新高考改革走到了哪儿   [6073]
  如何让中国校外培训真正“...   [8392]
  高盛等投行用AI预测世界...   [6382]
  娱乐圈不应成为“冒险家的...   [6471]
  特斯拉:上海建厂为产能承...   [5849]
  中国OFO小黄车高管离职...   [6842]
  限制留学生签证将会作茧自...   [7846]
  人民币身价抬 聪明钱会去...   [6330]
  全球贫富差距继续拉大!报...   [7745]
  生活不易 伦敦人超三分之...   [7439]
  中国商人收购AC米兰帮贝...   [6857]
  仍有9500万美国人没有...   [7271]
中国家长为何集体患有“教育焦虑”?
来源:侨报      编辑:国际社会事务评审中心     时间:1/16/2019      点击次数:8672

近日,一篇关于美国家长逼娃成才的自媒体文章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,很多中国家长读完后心有戚戚焉:看,美国人也和我们一样!孩子不逼不成才,没有课外“恶补”,哪有孩子的脱颖而出。种种“鸡娃”的行为由于得到了大洋彼岸同胞的背书,显得更加理直气壮,迈向寒假补习班的步伐也越发坚定有力。

1313515

2018年12月21日,呼和浩特教育局工作人员巡查教育机构资质,对不合规的办学机构下达整改通知书和停办通知书。

朋友圈“爆款”向来是反映集体情绪的一面镜子。盘点这一两年被热传的文章,相当大一部分都跟“教育焦虑”有关。从“清华北大毕业还买不起北京学区房”到幼升小屡曝“神童简历”——6岁的孩子识字上千、能看《哈利波特》英文原著、懂核反应堆、学过微积分,从3万块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到海淀黄庄疯狂的课外班,一次次刺激着家长脆弱的神经。与其责备这些自媒体为了冲流量而贩卖焦虑,不如正视现实:焦虑一直都在,所以才会被屡屡戳中。

中国家长为何如此焦虑?首先,焦虑源于认识盲区。对4亿多中国家庭来说,教育是家里的头等大事,说是举国重教也并不为过。但是孩子的教育应该如何抓起?什么样的教育方式才是适合自家孩子的?对于这些问题,很多家长欠缺深入思考。有认识盲区,就容易从众,既然身边的孩子都在上各种学习班,那我也得上,不上就落后了。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句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”这句中国教育最著名的slogan,被其绑架和裹挟的家长何止千千万。由于谁也不知道起跑线的确切位置,因此抢跑时间一再提前,3岁学英语、4岁弹钢琴已经成了很多中国孩子的“标配”,似乎孩子一旦错过这个时间点,就再也不可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,弹一手漂亮的钢琴。

其次,焦虑源于应试教育的残酷。教育体制改革一直未停步,近些年来教育部门积极为中小学生“减负”,但是高考“指挥棒”不变,“试卷论英雄”的模式不改,这些举措就只能是治标不治本。比如,校内减负校外增负,“学校越来越松,家长越来越疯”;奥数班被取缔、杯赛被叫停后,过段时间会换个名头重出江湖,这是因为家长的需求还在,且相当旺盛。从长期来看,虽然高考被诟病无数,但结合中国国情,它仍然是最公平、最公正、最公开的人才选拔制度。在可见的未来,高考有望不断改进,但很难被彻底替代。而家长因应试教育而滋生的焦虑,短时间内很难平息。

再有,焦虑源于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。一些新生代父母不再以追求分数为单一目标,但如何为孩子选择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,家庭财力是否能够支撑自己的选择,依旧令他们备感焦虑。一方面是人们接受教育理念的多元化,另一方面是现实中并不丰富的选择,让年轻一代家长如坐针毡。清华附小的小学生用大数据分析苏轼,让家长们看到了兼顾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可能,但想跻身这样优质的公立学校,要买得起昂贵的学区房才行;一些私立学校教育理念非常先进,硬件也高大上,但伴随而来的是一年20万元以上的学费。

事实上,从更大的层面看,教育焦虑是整个社会焦虑感的一种投射:草根群体担心上升通道被阻塞,寄希望于子女“更进一步”;中等收入人群追求自身价值实现已然力不从心,孩子更是“输不起”;富裕群体烦恼于财富传承,担心未来的“不确定性”。这样的焦虑之下,孩子和家长在某种程度上都成了“牺牲品”:孩子们早早被剥夺了户外疯跑、挖沙和泥的快乐,转战于各个课堂之中。至于揠苗助长的后果,多半是后劲不足,“赢了起点输了终点”;家长们则付出了真金白银和大把陪读时间,据统计,中国近半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40%以上。

而破解教育焦虑,不可指望毕其功于一役,需要顶层设计者思考到底什么是教育,什么才是有利于健康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,该怎么定义教育。也需要教育系统、学校、家庭、社会的合力配合,课程改革、教师培训、家长教育、社会引导等各个环节,缺一不可。


 
Copyright(C)2010-2050 ©版权所有 社会事务评审委员会